家風,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,是融化在血脈中的氣質,是代代相傳的品格。它如同無聲的春雨,浸潤著每個家庭成員的心靈,塑造著家庭的品格與風貌,更對整個社會的風氣產生著深遠的影響。
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家風傳承傳統(tǒng),在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,“家風”扮演著關鍵角色。從古至今,無數彰顯良好家風的精神典范如璀璨星辰閃耀其間。諸葛亮以“非淡泊無以明志,非寧靜無以致遠”凝結治家智慧,歐陽修用“玉不琢,不成器;人不學,不知道”勾勒育人準則,朱子則以“一粥一飯,當思來處不易;半絲半縷,恒念物力維艱”寫下持家警言。這些千古傳承的家訓,為中華文化添上了燦爛的一筆,也為子孫后代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。
那么,我們應該如何在新時代傳承好家風呢?
首先,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家風建設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,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。我們要將富強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諧的國家層面價值目標,自由、平等、公正、法治的社會層面價值取向,愛國、敬業(yè)、誠信、友善的公民個人層面價值準則,融入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,讓家庭成員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。
其次,要注重言傳身教。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,孩子的很多行為和習慣都是從父母身上學到的。因此,家長要以身作則,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孩子樹立榜樣。要教育孩子誠實守信,要培養(yǎng)孩子的勤勞節(jié)儉品質,同時,要注重與孩子的溝通交流,通過言傳將家庭的價值觀、道德觀傳遞給他們。
再次,要傳承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中的家風精髓。如尊老愛幼、妻賢夫安,母慈子孝、兄友弟恭,耕讀傳家、勤儉持家等傳統(tǒng)家庭美德,是支撐中華民族生生不息、薪火相傳的重要精神力量。我們要從這些傳統(tǒng)文化中汲取營養(yǎng),將其融入現代家風建設中。
最后,黨員和領導干部要發(fā)揮表率作用。黨員和領導干部的家風,不僅關系自己的家庭,而且關系黨風政風。廣大黨員干部要帶頭弘揚老一輩革命家的紅色家風,秉持共產黨人“心底無私,天下為公”“不謀私利,不搞特殊”“艱苦樸素,勤儉節(jié)約”的價值追求,嚴格要求親屬子女,過好親情關,帶頭建設新時代優(yōu)良家風,以良好的家風涵養(yǎng)清正的黨風政風,引領社會風尚。
傳承好家風,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和使命。讓我們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為指導,從自身做起,從家庭做起,弘揚優(yōu)良家風,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家庭的力量!
|